桃樹新技術栽植幫你快速致富,你想今年栽樹,明年就拿高產嗎?隨著果樹科學栽培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這個夢想已變為現實。
目前生產上桃樹采用的樹形有二主枝、三主枝或多主枝自然開心形。但此樹形管理中常出現主枝頭多、修剪重、骨干枝中后部枝條容易枯死,結果部位外移較快,前期單位面積產量不高等問題。今年來推廣的桃主干形具有適于桃樹苗密植、成形快、早果性強、產量高、結果質量好、管理簡便、便于行間機械化作業等優點,不少果農開始采用這種樹形。但不少果農開始接觸這新樹形往往還是按照原來開心形的管理方式方法進行管理,要么不修剪、要么短截過多過重,往往導致主干優勢不強、結果部位外移、樹勢上強嚴重,這與幼樹期整形修剪措施不到位,尤其是桃樹苗栽植當年生長期修剪措施沒跟上有很大關系。如何做到桃樹苗栽培當年能快速成形,修剪技術措施的采取至關重要。
主干形桃樹的樹體結構:
桃樹主形是只有一個直立中央主干、主干上骨干枝少、結果枝多的樹形,除下部留2個牽制枝外,其余直接在主干上選留結果枝或小型結果枝組。結果后及時回縮,用當年新枝結果。適于密植栽培桃樹苗,一般平原地行距2.5米,株距1.2米,畝載220株,山嶺薄地行距2米,株距1米,畝載330株,具體栽植密度根據品種和砧木組合的生長勢、土壤肥力高低、氣候條件及栽培的機械化程度適當調整即可,有條件的要架設立架,將中心干和部分大枝組綁縛在加上。其樹體結構要求:樹高2.0~2.5米左右,冠徑1.0~1.5米。在主干上四周均勻分布30~50個側生分枝,分枝角度為70~90度。
與此同時,在主干上距地面50~60厘米內,在西南、東北方向或以不影響操作的行間方向留2個牽扯枝,其粗度為主干的1/3~1/2,上面著生10個左右側生分枝,這有助于控制樹冠上強和穩定樹勢,F代生產實踐證明,牽制枝選留不可過低,過低既不利于果園管理作業,又降低了果園的通風透光性,新梢生長弱,花芽分化不良,坐果率低,果實品質差,因此在桃樹苗幼樹期要培養好牽制枝。